我們換肝大師說
"沒有一台手術是簡單的手術"
意思是說任何一台手術都可能發生大小不一的併發症
醫師都會盡全力處理
所以他不會跟病人以及家屬提手術的成功率是多少
因為沒有意義
即使是百分之三的可能性落在您身上
您就是無法接受
那個時候
您深為病人本身或家屬才不會記得手術前醫師跟您說這個併發症的可能有百分之" 三" 唷
聽起來不錯
可是這不禁讓我思考
這跟衛生署規定的術前手術溝通與解釋
似乎不同
我們心臟外科的手術前說明書是比照長庚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按照醫療法規詳細查證各種資料精心製作完成
裡面詳列這個手術的手術原因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可能併發症比率以及最重要的手術成功率或反過來說就是可能死亡率
還會參考各種病人本身的危險因子
參酌國外期刊與算式大致告訴病人一個可能的手術相關死亡率
這種做法符合大多數的檢察官或法律的認定原則
我們有義務提供病人要求以及應該知道的手術相關資料
而不是一句話 "拼過了就有命, 拼不過就沒命"搪塞過去就可以了
可是這個死亡率雖然期刊上可以告訴你大約是多少
可是實際各大醫院的手術成果就是相差甚多
各個醫師間的手術成果也不一樣
一個開這種刀超過百台千台的醫師跟開這種刀只有四五台的醫師當然天差地遠
豈可相提並論
所以這位醫師跟你說的手術成功率真的可以代表另一位醫師的手術成功率嗎????
或者是同一個手術對休克急與還沒有休克的病人成功率會相同嗎????
我記得去年一位腹主動脈瘤破裂的病人
病人83歲來到急診很快就被診斷出來腹主動脈瘤破裂
家屬來了十多個
裡面不乏高知識份子與重要身份人物
總醫師解釋完病況並告知家屬這種腹主動脈瘤破裂合併休克, 腎功能不良, 高血壓糖尿病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的手術成功出院的機率約只有三成
事實上國外的統計可以三成至七成
最主要與病人的年紀以及重要器官功能以及休克的嚴重性影響最大
總醫師這麼講當然是盡量保守
家屬直接對我們發問
有沒有成功率比較高的醫院還是有不用開刀的方法
厲害吧
一問就問到重點
的確
台灣成功率較高的醫院以台大與北榮手術病例較多相信成功率會較高
而這種破裂的腹主動脈瘤我們不認為在廠商備貨需三四個小時的情況下我們不敢拖延病人來做主動脈支架
所以我們請家屬考慮以及多方打聽
我們可以迅速安排轉院事宜
家屬很明快的告訴我們十分鐘後給我答覆
十分鐘後當我在站在一群家屬前面的時候
大兒子告訴我們決定不冒險轉院( 嗯, 聰明!轉院可能送不到台北就要轉送殯儀館了.... )
大女兒哭花臉的說, 一切麻煩醫師辛苦醫師您了...( 嗯, 謝謝您的體諒與貼心...)
二兒子說, 我們剛剛請內科主任問了一下您們科另外一個主治醫師, 他說成功率應該有九成.....
( 蝦米, 成功率有九成......破掉血壓調到六七十的腹主動脈瘤破裂的八十多歲老翁有人敢說手術後成功出院的機率可以高達九成????????? , 我在心裡OS ....那麼可以請那位國手來開嗎????)
接著三兒子笑笑著跟我說
" 我知道您們手術壓力大, 故意把成功率講得很低啦..." (蝦米, 以為我是在開玩笑.....)
我一時語塞, 無法推翻學長幾乎權威的判斷...
就這樣
家屬懷抱著九成成功的希望跟我們迅速的將病人送到開刀房
我心裡恐懼的抱著一定要成功的心態拿出可以想得到的各種手術預防措施
其實心裡一直嘀咕希望家屬可以要求陣前換將把我們學長找來開這個手術
呼, 總算完成手術
兩個禮拜後病人傷口沒事正常進食大便順暢的出院了
好像被學長說對了, 成功率真的有如期刊說的那麼低嗎?
我永遠記得家屬在急診室壞壞的對著我笑的臉
真的, 好像他們可以體諒醫師的壓力所說的小謊
對照我們的書面資料赫然的寫著手術成功率約三成至五成似乎是個大笑話...
那台刀開完其實我很生氣, 衷心希望以後可以永遠不要背著別人鐵口直斷的成功率預測值下開刀
也希望我們的學長再也不要頭殼壞掉的隨便評論別人手術的" 應該成功率"
我記得
主動脈手術名震江湖的Cleveland大學也沒有在國際會議上說他們的腹主動脈瘤破裂的病人術後30天的成功率有那麼高
Oh, My God
到現在想起來我還是非常害怕這個手術萬一失敗的結局會是怎樣還是說病人手術成功結果因為肺炎腎衰竭敗血症無法離開加護病房甚至醫院怎麼辦? ????....
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天呀, 在國際會議上聽到大師引用台灣的數據.....
天的大會真是精彩
原先表訂有兩個live demo
一下子增為五個
裡面有許多討論
非常過癮
雖然我跟義大利血管外科的主席以及大名鼎鼎的Veith 看法一致
不贊成他們將不太嚴重的主動脈壁層血腫也抓來放主動脈支架
號稱病人的背痛與這個問題有關
號稱有看到穿透性主動脈潰瘍
結果沒有做脊椎液引流也沒有做左側鎖骨下動脈的繞道就在病人的胸主動脈上放了兩條很長的主動脈支架一直到腹腔動脈幹上面
主刀醫師Julio 根本放完第一支支架後也不管Veith 一直在台上拼老命喊話希望他趕快住手等24小時候的電腦斷層片再決定怎們做就切斷視訊堅持要放第二支支架在看起來更不嚴重的胸主動脈段
我在底下看得津津有味
套句我們的話根本就是" 一意孤行"
真是大膽不知道有沒有加上個妄為兩個字
反正我學到大家都在挑戰guideline 就像Fogarty那個滿嘴shit on you的發明家說的" innovator 是心裡沒有guideline的"; 我倒是比較相信Frank Craig 所說的" 這叫做一個病, VOMIT, victum of modern image technology" 哈, 簡單的說, 我覺得這個case 根本就是現在影像醫學太發達之下的受害者
這樣的病例我覺得根本沒有穿透性動脈潰瘍根本不符合目前FDA核准的適應症, 這樣的主動脈壁層血腫有許多病人觀察個一兩年就完全消失不見了根本無需處理
真是夠了...
下午的辯論大會主要討論B 型主動脈剝離是否可以使用主動脈支架來治療
當然與會的大眾多半是贊成的
尤其有併發症的B 型主動脈剝離根本就快要變成適應症第三了
Stanford大學的Dake 教授引用了許多大規模的資料表示結果多半是優秀的
後來秀出一張slide 赫然是" The most wisdom thing is calling the correct name before doing it"
A Chinese proverb
我猜是" 名不正言不順 "
然後底下赫然把台灣發表的一個23個例子的B型主動脈支架的結果跟美日兩國比較
意思是雖然發展中國家的實際結果不像發展國家那個好不過還是證明主動脈支架的結果比開刀好, 比起純粹內科治療也不太差
我的天呀
放著中國諺語來調侃台灣醫師, 真是奇怪的感覺
唉唉唉....
我們比起上海復旦大學550病例實在相差太遠
developing country....
at least , he called us a " country" ....
How do you think?
原先表訂有兩個live demo
一下子增為五個
裡面有許多討論
非常過癮
雖然我跟義大利血管外科的主席以及大名鼎鼎的Veith 看法一致
不贊成他們將不太嚴重的主動脈壁層血腫也抓來放主動脈支架
號稱病人的背痛與這個問題有關
號稱有看到穿透性主動脈潰瘍
結果沒有做脊椎液引流也沒有做左側鎖骨下動脈的繞道就在病人的胸主動脈上放了兩條很長的主動脈支架一直到腹腔動脈幹上面
主刀醫師Julio 根本放完第一支支架後也不管Veith 一直在台上拼老命喊話希望他趕快住手等24小時候的電腦斷層片再決定怎們做就切斷視訊堅持要放第二支支架在看起來更不嚴重的胸主動脈段
我在底下看得津津有味
套句我們的話根本就是" 一意孤行"
真是大膽不知道有沒有加上個妄為兩個字
反正我學到大家都在挑戰guideline 就像Fogarty那個滿嘴shit on you的發明家說的" innovator 是心裡沒有guideline的"; 我倒是比較相信Frank Craig 所說的" 這叫做一個病, VOMIT, victum of modern image technology" 哈, 簡單的說, 我覺得這個case 根本就是現在影像醫學太發達之下的受害者
這樣的病例我覺得根本沒有穿透性動脈潰瘍根本不符合目前FDA核准的適應症, 這樣的主動脈壁層血腫有許多病人觀察個一兩年就完全消失不見了根本無需處理
真是夠了...
下午的辯論大會主要討論B 型主動脈剝離是否可以使用主動脈支架來治療
當然與會的大眾多半是贊成的
尤其有併發症的B 型主動脈剝離根本就快要變成適應症第三了
Stanford大學的Dake 教授引用了許多大規模的資料表示結果多半是優秀的
後來秀出一張slide 赫然是" The most wisdom thing is calling the correct name before doing it"
A Chinese proverb
我猜是" 名不正言不順 "
然後底下赫然把台灣發表的一個23個例子的B型主動脈支架的結果跟美日兩國比較
意思是雖然發展中國家的實際結果不像發展國家那個好不過還是證明主動脈支架的結果比開刀好, 比起純粹內科治療也不太差
我的天呀
放著中國諺語來調侃台灣醫師, 真是奇怪的感覺
唉唉唉....
我們比起上海復旦大學550病例實在相差太遠
developing country....
at least , he called us a " country" ....
How do you think?
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 Off label" 的胸主動脈支架手術
昨天開會一天
整個亞利桑納州心臟中心的醫師都輪流上去針對主動脈支架手術的現況與他們醫院的經驗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作了一系列有架構的討論
雖然只有他們醫院自己的經驗
還是可以嗅到全世界對目前最夯的胸主動脈支架的態度與處理原則
其實胸主動脈支架在美國FDA核准的處置就是兩個" 動脈瘤與穿透性動脈潰瘍"
大家對於第一種狀況的適應症無庸置疑第二種狀況如果產生主動脈壁層內血腫( intramural hematoma ) 甚至加上胸痛, 胸部積血增多等不大妙的症狀時都是贊成使用
至於全世界瘋狂投入的B型主動脈剝離的主動脈支架處理則還是處於" Off label" 的狀態
換句話說就是成果以及副作用評估還沒有到對人體好處遠大於壞處的地步
以我的思考來看
如果沒有致死性症狀或併發症的時候
實在沒有理由讓病人冒著即使只有1-4%風險( 包括死亡中風雙腳無力或麻痺還有變成A型主動脈剝離) 的支架手術
可是這麼多人都在做是因為大家都有感覺如果一個簡單的支架手術可以讓造成病人的主動脈剝離的內膜裂口就此封住隔離後病人以後讓剝離後的假腔形成血栓最後結疤被身體吸收掉雖然不算恢復正常, 可是就此擺脫日後造成恐怖慢性變大的胸腹主動脈瘤的機會大增
這當然是每一個作主動脈剝離手術醫師的夢想
會中結論是B 型主動脈剝離在急性期做讓假腔血栓化的機會大於慢性主動脈剝離的時候
這倒不令人意外
所以只能說大家還是認為慎選病人與適應症
還是做這個手術的最重要考量
PS: 那個拿著相機將演講著每一張幻燈片都照下來的阿陸仔, 今天要離他們一群遠一點
丟中國人的臉
羞也不羞?!
整個亞利桑納州心臟中心的醫師都輪流上去針對主動脈支架手術的現況與他們醫院的經驗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作了一系列有架構的討論
雖然只有他們醫院自己的經驗
還是可以嗅到全世界對目前最夯的胸主動脈支架的態度與處理原則
其實胸主動脈支架在美國FDA核准的處置就是兩個" 動脈瘤與穿透性動脈潰瘍"
大家對於第一種狀況的適應症無庸置疑第二種狀況如果產生主動脈壁層內血腫( intramural hematoma ) 甚至加上胸痛, 胸部積血增多等不大妙的症狀時都是贊成使用
至於全世界瘋狂投入的B型主動脈剝離的主動脈支架處理則還是處於" Off label" 的狀態
換句話說就是成果以及副作用評估還沒有到對人體好處遠大於壞處的地步
以我的思考來看
如果沒有致死性症狀或併發症的時候
實在沒有理由讓病人冒著即使只有1-4%風險( 包括死亡中風雙腳無力或麻痺還有變成A型主動脈剝離) 的支架手術
可是這麼多人都在做是因為大家都有感覺如果一個簡單的支架手術可以讓造成病人的主動脈剝離的內膜裂口就此封住隔離後病人以後讓剝離後的假腔形成血栓最後結疤被身體吸收掉雖然不算恢復正常, 可是就此擺脫日後造成恐怖慢性變大的胸腹主動脈瘤的機會大增
這當然是每一個作主動脈剝離手術醫師的夢想
會中結論是B 型主動脈剝離在急性期做讓假腔血栓化的機會大於慢性主動脈剝離的時候
這倒不令人意外
所以只能說大家還是認為慎選病人與適應症
還是做這個手術的最重要考量
PS: 那個拿著相機將演講著每一張幻燈片都照下來的阿陸仔, 今天要離他們一群遠一點
丟中國人的臉
羞也不羞?!
訂閱:
文章 (Atom)